首頁/中藥單方/枳椇子枳椇子ZHI JU ZI
性味:平, 甘, 酸, 無毒歸經:心經, 脾經, 肺經寒熱指數:0英文名稱:Hovenia dulcis Thunb.[H.dulcis Thunb.var.glabra Makino] Raisin Tree Seed, Fruit of Japanese Raisin Tree
別名:蜜屈律,白石棗,轉鈕子,背洪子,兼穹拐棗,金約子,天藤,結留子,酸棗,雞腳爪,還陽藤,樹蜜,癩漢指頭,橘扭子,金鈎鈎,雞橘子,轉鈕,拐棗,兼穹,枳棗,雞爪果,栞栱,曹公爪,甜半夜,白石木子,木餳,雞爪子,棘枸,龍爪,九扭,萬壽果,木蜜,碧久子,雞距子,雞爪梨,木珊瑚,萬字果來源:為鼠李科植物北枳椇、枳椇和毛枳椇的成熟種子。亦有用帶花序軸的果實。採收和儲藏:月果實成熟時連肉質花諏軸一並摘下,曬乾,取出種子。道地藥材:華北地區, 甘肅, 陝西, 廣東, 西北地區, 浙江, 江西, 湖南, 湖北, 貴州, 台灣, 華東地區, 中南地區, 西南地區生長環境:路邊, 山坡, 溝谷, 林中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最後更新日:2023-10-01
枳椇子的傳統功效1. 利大小便枳椇子具有利大小便的功效,是臨牀上常用的利尿藥物。枳椇子含有枳椇子苷、枳椇子酸等成分,這些成分具有利尿、消炎、抗菌的作用。枳椇子可促進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有助於緩解小便不利、尿少、尿痛等症狀。此外,枳椇子還有助於緩解大便乾燥、便祕等症狀。
2. 止嘔枳椇子止嘔的功效可能與其所含的生物鹼、揮發油等成分有關。這些成分能作用於胃腸道,抑制胃酸分泌、增強胃腸蠕動,從而緩解嘔吐症狀。另外,枳椇子還具有利尿作用,能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從而減輕嘔吐引起的噁心感。
3. 止渴除煩枳椇子性涼,味甘酸,入肺、胃經,具有生津止渴、除煩解暑、利尿通便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口渴煩躁、津液不足、小便不利等症狀。現代研究表明,枳椇子含有枳椇子甙、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可有效緩解口渴煩躁、改善尿路感染等症狀。
4. 解酒毒枳椇子具有解酒毒的功效,是傳統中醫常用的解酒藥物之一。《本草綱目》和《本草匯言》等醫書中都有記載。枳椇子含有枳椇子素、枳椇子苷等成分,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保護肝臟、促進酒精代謝的作用,可以幫助緩解酒精中毒引起的症狀,如頭痛、噁心、嘔吐等。
顯示枳椇子的古代典籍《 滇南本草》:根據《滇南本草》這本古老的中醫書籍,對於中藥「枳椇子」的使用有著以下的描述:
枳椇子能夠治療各種由風濕引起的半身不遂,包括左側或右側的癱瘓及麻木。它具有解酒毒的功效,對於因飲酒過量導致的身體問題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如果將其浸泡在酒中服用,還可以舒緩筋絡,促進血液循環。
對於兒童來說,服用枳椇子有助於驅除體內的寄生蟲,同時對脾胃有滋養的效果,有益於兒童的成長發育。
總結而言,《滇南本草》強調了枳椇子在治療風濕、解酒毒、舒筋活絡以及兒童驅蟲和脾胃保健上的應用價值。《 滇南本草》:根據中醫古書《滇南本草圖說》的記載,枳椇子這種中藥具有補充中氣、增強體力的功效。如果因為痰火在胸口積聚而感到不適,使用枳椇子可以幫助緩解這種情況。
換句話說,枳椇子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能夠調理和加強人體中間部位(通常指的是脾胃)的功能,進而提升整體的氣力。此外,對於那些因為痰多和火氣旺盛導致胸部有壓迫感或疼痛的人來說,枳椇子也是一種適用的治療選擇。《 新修本草》:根據中醫古書《新修本草》的記載,枳椇子這種中藥主要用於治療頭痛,以及小腹部的緊繃不適。在古代醫學文獻中,「主」字意謂著主要的功效或應用,「頭風」一般是指頭部的風濕或風寒引起的頭痛;「小腹拘急」則是描述小腹部有種收縮、緊繃的不適感。由此可見,枳椇子在《新修本草》中被認為具有緩解這兩種症狀的作用。《 本草拾遺》:根據中醫古書《本草拾遺》的記載,枳椇子這種中藥有以下的特性與功效:
1. 止渴除煩:它能緩解口渴的症狀,並有助於平息心煩意亂的情緒。
2. 潤五臟:它具有滋潤五臟(心、肝、脾、肺、腎)的作用,能調節身體內部的平衡。
3. 利大小便:它對改善大小便不順暢的情況有所幫助,有利於排泄體內的廢物和毒素。
4. 去膈上熱:它能清除膈肌上方的熱氣,對於因熱氣引起的不適有舒緩效果。
5. 功用如蜜:它的功效就像蜂蜜一樣,既滋潤又具調理作用,適合各種身體狀態的人食用。
總的來說,《本草拾遺》將枳椇子視為一種具有多種保健功效的中藥,不僅能調節體內環境,還能增強身體的自然防禦力。《 本草綱目》:
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枳椇子主要的功效是能夠緩解和停止嘔吐的情況,對於有嘔吐、反胃等症狀的人來說,它能發揮很好的緩解作用。
以上就是《本草綱目》對枳椇子功效的簡要描述。《 滇南本草》:根據《滇南本草》這本古老的中醫書籍,對於中藥「枳椇子」的描述和應用如下:
「枳椇子」在中醫學中被認為具有多種療效。首先,它能夠治療各種左半身或右半身的麻痺症狀,包括由風濕所引起的麻木感。此外,「枳椇子」還具有解酒毒的功效,可幫助緩解因酒精過量導致的不適。
進一步地,《滇南本草》指出,若將「枳椇子」浸泡於酒中飲用,不僅能強健筋骨、疏通經絡,對身體有著良好的調理作用。特別是對於兒童來說,服用「枳椇子」能夠驅除體內的寄生蟲,同時也有助於脾臟的健康,促進消化吸收。
《 滇南本草》:根據中醫古書《滇南本草圖說》的記載,枳椇子這種中藥具有補充中氣、增強體力的功效。如果因為痰火在胸口積聚而感到不適,使用枳椇子可以幫助緩解這種情況。
換句話說,枳椇子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能夠提升身體的能量(中氣),對疲勞或氣虛的人有幫助。此外,對於因痰濕和火熱導致的胸部不適,如胸悶、咳嗽等症狀,枳椇子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枳椇子的現代功效1. 抗菌枳椇子水提取物中的生物鹼成分,如芸香鹼、月桂鹼等,具有廣譜抗菌活性,能抑制多種細菌的生長繁殖。此外,枳椇子中的揮發油成分,如檸檬烯、芳樟醇等,也具有抗菌作用,能抑制細菌的代謝活動。
2. 抗氧化枳椇子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的作用。研究發現,枳椇子水提取物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成分,如類黃酮、多酚類和皁苷等,這些成分可以減少自由基的產生,防止細胞氧化損傷,有助於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降低慢性疾病的風險。此外,枳椇子水提取物還能夠保護肝臟、降低肝臟脂質過氧化,改善肝功能。
3. 降血糖枳椇子具有降血糖作用可能與其含有的生物鹼、黃酮類化合物和萜類化合物等成分有關。研究表明,枳椇子提取物可以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並抑制肝臟糖原分解,從而降低血糖水平。此外,枳椇子提取物還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這些作用也有助於降低血糖水平和改善胰島素抵抗。
枳椇子的運用方法與用量內服:煎湯,6-15g;或炮酒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脾胃虛寒者禁用(《得配本草》)。
枳椇子可治療的相關疾病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嘔吐頭痛口乾口渴噁心反胃損傷低血糖枳椇子含有的化學成分黑麥草鹼(Perlolyrine), β-咔啉(β-Carboline), 枳椇甙C(Hovenoside C), 枳椇甙D(Hovenoside D), 枳椇甙G(Hovenoside G), 枳椇甙H(Hovenoside H), 葡萄糖(Glucose), 硝酸鉀(Potassium nitrate), 蘋果酸鉀(Potassium malate), 葡萄糖(Glucose), 果糖(Fructose), 蔗糖(Sucrose), 葡萄糖(Glucose), 果糖(Fructose), 蔗糖(Sucrose), 歐鼠李鹼(Franganine), 枳椇鹼A(Hovenine A (Des-N-methylfrangulanine)), 枳椇鹼B(Hovenine B), 枳椇酸(Hovenic acid)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討論留言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