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病毒新型递送:深度剖析类病毒载体(VLP)工艺,助力基因药物开发

非病毒新型递送:深度剖析类病毒载体(VLP)工艺,助力基因药物开发

研究进展

eMedClub

因其独特的优势,VLP在疫苗开发、药物递送系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01

疫苗开发

在疫苗领域,VLP疫苗因其出色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受到重视,目前已有多款VLP疫苗上市,如常见的 乙肝疫苗、宫颈癌疫苗和戊型肝炎疫苗都是基于VLP技术开发的。这些疫苗通过模拟病毒的自然感染过程,激发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从而提供有效的保护。

02

药物递送系统

除了可应用于疫苗研发,VLP还可以用于基因治疗中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人员通过改造VLP的结构,使其能够携带和递送治疗性基因,如基因编辑蛋白基因,以治疗遗传性疾病。

目前, 国内外尚未有VLP递送系统药物获批上市,但针对三种治疗性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BE和PE均有VLP递送相关报道。其中,基于VLP递送CRISPR-Cas9工具的体系有mLP-CRISPR和SEND,分别由 蔡宇伽课题组(Nature Biomed Eng, 2021)和 张锋团队(Science, 2021)开发;递送BE的VLP体系有v4-BE-eVLP;递送PE的VLP体系有v3-PE-eVLP和v3b-PE-eVLP,均由 刘如谦团队(Cell, 2022; Nat Biotechnol, 2024)开发。

张锋团队的SEND系统——利用内源性蛋白质的创新

2021年,张锋团队构建了一个名为SEND的系统,其核心是PEG10蛋白。研究表明,SEND系统利用逆转录病毒样蛋白PEG10,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成功递送到小鼠和人类细胞,并实现了对目标基因的编辑。

▲ SEND系统

刘如谦团队的VLP递送系统——工程化的无DNA病毒样颗粒

2022年,David Liu团队也依托其开发的工程化病毒样颗粒(eVLP)创立了Nvelop Therapeutics公司。其eVLP载体能有效包装和递送碱基编辑器或Cas9核糖核蛋白(RNP)。经过多次优化,他们得到的第四代eVLP系统 携带的蛋白分子比之前 多出16倍,体内或体外基因编辑的 效率也提高了 8-26倍。

▲ 携带BEs-gRNA的VLP

2024年,David Liu团队在先导编辑(Prime Editing)与eVLP技术的结合方面取得了突破,开发了PE-eVLP系统,该系统可以以RNP形式在体内递送先导编辑系统,与eVLP相比,其v3和v3b PE-eVLPs在人类细胞中的 编辑效率提高了65至170倍。

蔡宇伽团队——本导基因,VLP-mRNA技术

2021年,本导基因联合创始人蔡宇伽团队相继在Nature Biotechnology和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杂志上发表了其自主研发的VLP-mRNA技术以及动物疾病模型的应用研究,在小鼠模型中证明了VLP递送CRISPR可治疗疱疹性基质型角膜炎(HSK)。

▲ BDmRNA 平台

基于这项技术本导基因创建了领先的类病毒体BDmRNA技术平台,实现了CRISPR等基因编辑工具安全、高效的递送,这种递送技术可以确保 基因编辑酶在体内瞬时表达(72小时内降解), 降低基因编辑脱靶概率,提高基因编辑药物的安全性。而就在近日,公司 首个由VLP介导的体内基因编辑疗法BD111正在招募1期临床试验患者,这也是 全球首个基因编辑抗病毒疗法。

VLP上下游工艺解析

eMedClub

毋庸置疑,VLP由于其固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加之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人为引入的多样性,其上下游生产工艺必然是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

深入到生产工艺层面,VLP的制备通常涉及四个关键步骤: VLP的制备、基因治疗有效载荷的装载、纯化以及质量控制。研发人员可通过优化这些步骤,来进一步提高VLP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比如在表达阶段,利用哺乳动物细胞(如CHO细胞)表达系统,能高效地产生高纯度的结构蛋白。组装阶段,则通过调整细胞培养条件和复性过程,确保VLP的正确折叠和组装。

VLP通常是通过在细胞中表达病毒的结构蛋白来制备的。这些结构蛋白在细胞内自组装成VLP,它们具有与真实病毒相似的形态和结构,但没有病毒的复制和感染能力。制备过程中需要优化细胞培养条件、表达载体和纯化方法,以确保VLP的高产率和纯度。

在进行基因治疗有效载荷,如CRISPR/Cas9 mRNA的装载时,需要与VLP结合,以便在体内递送。装载过程可能涉及将mRNA与VLP的物理混合、化学偶联或利用特定的相互作用机制来实现。 装载效率和稳定性是评估装载过程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

纯化是下游生产工艺中的关键环节,旨在 去除VLP递送系统中的杂质,如未装载的mRNA、宿主细胞蛋白、核酸等。常用的纯化方法的选择取决于VLP递送系统的具体组成和特性。纯化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操作参数,如pH、盐浓度、搅拌速度和压力等,以减少对VLP递送系统的剪切力和化学应力,保持其稳定性。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企业可以提供一站式VLP生产和技术开发,如 佰炼医药,公司 拥有 VLP全流程开发经验和 100%交付能力,可提供原创性VLP递送系统合作与开发,IND药物所需的CMC生产,药效药代,安全性评价,IND注册资料准备和提交 佰炼医药全程进行项目管理,为客户提供省心,高效,一体化服务。

佰炼医药是国内领先的专注于生物创新药 CDO/CMO一站式服务平台,包括CDO业务-新型递送载体开发(DD)、新型细胞技术开发(CD)、生产工艺开发(PD)、分析方法开发(AD)、制剂开发(FD)、质量体系开发(QD)以及CMO业务-小试(LBM)、中试(PBM)、商业化生产(CM)。

佰炼医药VLP平台已经具备从递送载体开发(含组织特异性),工艺开发,质量研究及GMP生产全流程服务能力。此外,公司可以为研究者提供工程化VLP、定制化VLP及各项检测服务。

质量控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eMedClub

质量控制是确保VLP递送系统 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包括VLP递送系统的纯度、结构完整性控制、装载效率、稳定性、无菌性、内毒素含量等。

其中, 纯度方面,主要通过层析、电泳等方法检测VLP的纯度,确保产品中不含杂质和污染物; 结构上,通过显微镜等方法检测VLP的结构完整性; 装载效率方面,可以通过荧光标记、酶活性测定等方法检测,确保目标分子或药物能够高效装载到VLP中;通过 稳定性试验检测VLP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包括温度、PH值等,确保VLP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结构和功能; 安全性等方面,通过毒性实验、免疫原性实验等检测VLP的安全性,确保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

在VLP递送系统的上下游生产工艺中, 工艺优化和成本控制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也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进一步降低成本。

如何进一步优化VLP递送的上下游工艺?质量控制在VLP递送生产中又占据怎么样的关键地位?2024年10月29日(周二)17:00-18:00,医麦客将携手佰炼医药,以“新型药物递送载体——VLP:创新应用及生产工艺”为主题,从 VLP递送技术总结及国内外进展、VLP上下游工艺及VLP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本次线上直播课,与行业专家面对面交流,共同探索VLP递送技术的未来之路。名额有限,请尽快报名锁定席位!

温馨提示

1、直播开始前会有短信提醒或者邮件提醒,请报名的时候务必填写正确的手机号码及邮箱地址。

医麦课堂

为 助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人才成长,医麦客特隆重推出“ 医麦课堂”栏目,诚邀生物医药行业内资深权威的大咖专家,聚焦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为广大医药产业人才提供即时即看即学的精彩课程。累计在线浏览人次7.5W+,深受好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数据

洛克王国咕噜球获得方法,购买位置在这里公布
365网

洛克王国咕噜球获得方法,购买位置在这里公布

⌛ 08-14 👁️‍🗨️ 5054
怎么用qq登录贪吃蛇
365bet正网开户

怎么用qq登录贪吃蛇

⌛ 08-05 👁️‍🗨️ 2097